image3.jpeg

whispers絮語

絮語 blog

《戲棚》:如果在初夏,一個戲棚


如果在初夏,一個戲棚

文:二犬十一咪

載文:HKinema51


一部《戲棚》

初夏微風,穿梭於縱橫交錯的矛竹和水竹之間,竹杉井井有條。又於花布與化妝間風吹起悶氣,棚身搖搖晃晃。在金絲刺繡的明朝戲服衣箱上,托上幾呎木板,床單枕頭與薄棉被,是戲班師傅的一張床。他的家,就是一台戲。在球場中、碼頭旁、海邊與岩岸上,對著廟宇,渡過初夏晚上,或是寒風入骨的冬天。

在神功戲上演前,戲棚頂上華麗舞步的工人在移動。神功戲這儀式,不是從表演開始,而是從第一支「角頭柱」落地,從建築一個竹戲棚開始。老官、花旦和小生未到達之前,搭棚師傅首先登場,不遜於一個舞者,他們動作純熟。

上棚下棚、攀上攀落,手中竹左右移動。他們正在編一場舞,搭棚的默契與傳統的建築結構,帶領著師傅們舞步一致。想起德國舞蹈大師 Pina Bausch,及她的後繼人希臘籍編舞家Dimitris papaioannou。每個生活日常動作,化為舞步,如此優美。搭棚師傅在跳舞,他們師徒制,一代傳承一代的承繼。

音樂,是聲音的建築

疫情中,戴著口罩上工作室看《戲棚》紀錄片,小小的放映室。影片結束之後,腦內蕩漾的,是片中一些聲音和幾個靜穆的畫面。導演卓翔過去作品都著重配樂,以音樂傳達抽象訊息。常先考慮使用哪一種樂器,利用音樂牽引情緒,以情緒結構作品的深層狀態。

古典音樂的結構,跟建築一樣嚴謹。在《戲棚》𥚃沒有原創配樂,但選擇用上三個版本的Menuetto I & II from Bach Cello Suite No. 1 in G major, BWV 1007 樂章。在聲音設計、混音及剪接上,亦做了一些嘗試。Menuetto I & II 是巴洛克古典樂,有既定結構並建築工整。不追逐連貫的旋律,音調不斷變化。活潑優雅的舞曲,配以棚頂建築工人之移動影像,是紀錄片的第一個鏡頭。

大提琴師重新為紀錄片演奏結構不同的Menuetto I & II,樂章慣常是AABBA的出現,第一段(A)奏兩次,第二段(B)奏兩次,然後返回第一段(A)奏一次便完結。林村戲棚的音樂,就是這種慣常結構。到了中段蒲苔島,他們故意把演繹結構改動,從B開始演奏,呈現出不同場所的獨特性。獨奏,就像每一個搭棚師傅,在獨自展現自己的能力。分工合作,而各自精彩。

話說自60年代開始,香港粵曲作了些新嘗試。運用大、小提琴(稱:梵鈴)及色士風等西洋樂器,把提琴四條本來調音是 G、D、A、E 空弦,改為中樂的 F、C、G、D。夾中樂三弦、琵琶、揚琴、洞簫及鑼鼓等。戲棚用上西洋古典音樂,呈現香港混合文化的戲曲特色。 

神功戲是神人共樂的表演,娛人娛神,照顧鬼道眾生。一年42台戲棚為神而建,而巴赫在德國萊比錫生活的時間,音樂作品其實都以奉獻上帝為理由。《戲棚》用上Menuetto I & II樂章,都算不謀而合。

每個場所都有屬於它的聲音,石澳戲棚是海灘、海浪和沙的聲音;蒲台島是風聲和拍打著岩岸的巨浪聲。青衣戲棚,只見台下觀眾;夾雜著聖杯落地的占卜聲、拜神、插香和人聲的混音。九個戲棚的聲音都經過設計,每個場所都有自己的主題聲音,結構和元素有所不同亦有相同。

這種蒙太奇跟傳統紀錄片,純粹收音不一樣,有人堅持亦有人喜歡嘗試。

唯一的香港戲棚

現在只有香港能繼續保留搭竹戲棚,戲棚其實就是一間廟宇的「短期擴建」。傳統是很久遠,在《韓非子‧五蠹》記:「構木為巢以避群害,而民悅之,使王天下,號曰有巢氏。」香港能保存神功戲和竹戲棚,原因是廣東一帶自古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嶺南文化,直到明代才慢慢被漢化。風雨難測,海洋族群以海謀生,供奉神明比陸上人更虔誠。求神問卜,但願一家出入平安。明代供奉北帝,清代敬奉天后(媽祖),香港先避過了儒家禮教拆除「淫祠」的命運,加上百年殖民地歷史擁有宗教自由,才可以把廟宇習俗及戲棚保存。

世界唯一保留崖壁建戲棚是蒲苔島,為什麼要在崖壁空建?因為傳統要建在廟前正中空地,或神棚對面。象徵戲棚內演的戲,都是做給神看。戲棚舞台要對著廟的正門,但天后廟前空間亦有限,於是崖壁戲棚便創作出來。根據蒲苔島原居民耀叔回憶,當地崖壁建戲棚的習慣,已經超過三十年歷史。聽戲班說,唱戲時感覺戲棚微微搖晃,像在船上表演一樣。戲棚會搖晃其實是好的,代表它能隨風,順應自然會更安全穩固。

靠山吃山的建築

戲棚建築材料就地取材,香港有竹有木。除了竹以外,亦會用杉木棖、鋅鐵(從前用日本製的)、木板及篾仔。早期篾仔是竹製,30年前有位香港師傅發明了用膠篾,據說師傅已經離世,但膠篾流傳至今。戲棚搭建材料其實不多,以簡單材料變出一個座穩固建築,就是精髓。

杉木特性堅硬,抗擋強風能力佳,缺點是韌力不及竹,較容易因受力而斷裂。而棚竹又分兩種:矛竹和水竹。矛竹較粗,彈力和受力比水竹強。水竹雖然比較幼,但勝在軟身及輕巧,亦富韌力。木和竹建棚時以乾身為佳。所有物料都會循環再用,如果用在棚身的長竹斷掉,下次會拿來做短台腳。矛竹一般能用2-3年、木板用半年,而杉木則用上10年。竹打排會分為硬排和軟排。

篾仔將竹與竹接駁,兩條竹綁上膠篾,然後膠篾兩端不停扭緊在一起。重複鎖入已經紮綁的膠篾內。竹篾比膠篾更紮實,但需要前一晚放入水中浸泡到軟身,紮緊棚架後自然收水。在收水過程中,製造拉緊效果。由於竹篾需要前一晚準備,不便時間緊迫的搭建工程。

早期戲棚是以葵葉蓋頂,相當容易火災,刮風又會吹走。之後用鋅鐵片代替葵葉,鋅鐵用在棚頂時,會以傳統建築之琉璃瓦屋簷方式搭建。鋅鐵從底向上疊去,由下以上建構,便可以防止下雨漏水。

因應需要,鋅鐵亦會用於全個或部分棚身。

「一百工」的竹建築

建一個戲棚需時多久?以南丫島榕樹灣天后誕為例,搭一個深105呎、闊80呎、高50呎的大戲棚,只用上約20天。四百條杉木、十倍長竹約四千條。蒲苔島用12天,行內術語稱「一百工」完成。解釋為:每人、每日為「一工」,每天八個師傅同時工作,剛好12天用「一百工」。由於香港只有60多個戲棚師傅,同一個節日各區都有大小神功戲;因此師傅們即使在狂風暴雨甚至颱風日子,亦需要上棚開工。

從第一條木棖位置「角頭柱」開始,搭出舞台「旁寮」(框出戲棚);再搭「天遮」(觀眾席),最後搭獅尾(正門花牌)。其中豎起一排「大吟柱」(兩旁主力柱)、然後上直身和橫身竹(搭竹架)、紮「挑暢」(承受頂部拱、樑架或稱檐通的重力)。頂部檐通中間位置,會先放一排「生柱」(臨時固定用途)。棚身完成之後,可以上屋頂鋅鐵。鋅鐵以鐵絲及竹壓實加固,亦需要豎「風暢」(固定棚與外圍的支撐力)。最後一天會拆走所有「生柱」,之後掛上門前大花牌。

如同打功夫之基本功:紮實馬步,馬步紮穩,便能擋四方重力。馬步紮得愈大,自然愈穩固。因此戲棚面積愈大,也會愈堅穩。戲棚門面夠闊,內部要空心。一個好戲棚中間不會用柱,阻礙觀眾看表演。但沒有柱支撐,又如何承托巨大棚頂?又如何把一個空間「拱」起來?這要靠大師傅計算一個棚的「挑暢力」來承托整個戲棚,而不是建築學者一直誤以為的以「拱力」計算。

一條竹到一個棚,都需要看「風勢」。正門中位兩條木棖名「蔣軍柱」,又有支撐木棖名「狼牙暢」,還有各式各樣的「暢」。它們都是指不同位置的斜竹(木),用來與風力互動的。戲棚設計分「龍船廠」及「大金鐘」兩種。「四簷放光龍船廠」是指「上四簷」和「下四簷」中間,有一條「呼吸頸」。「大金鐘」戲棚設計更顯宏偉,屋頂如大鐘一樣。戲棚的重力,會從屋頂一直向下瀉,四面八方地散落到地面。戲棚搭建大功告成。

初期觀眾席依然分開男棚(左邊)和女棚(右邊),特別是表演潮劇。觀眾席兩邊坐位需要收費,中間「迫地」位置不收費,站著免費睇戲。如一般歌劇院,觀眾席地台經常以20度角斜建上去,方便後排觀眾睇戲。

流汗的場所

先有場所,然後人在其中活動。《戲棚》中的每個人,都和這個場所拉扯互動。

人如竹,矛竹和水竹雖幼小,卻各有自己崗位。互相支撐紮結成棚,可承受風力是數倍增加。戲棚除了杉木支柱之外,其餘都是竹建構。沒有竹,成不了棚。

棚內棚外都是可移動的,輕輕的來,輕輕的走,一種游牧的感覺,但又是如此堅固。從建築結構、舞台佈景、衣箱、化妝枱和演員都是可流動的。這是一個移動場所,從建築到戲班,從一支竹到一個衣箱,一站再一站……

戲內戲外,有人要演好一場戲,有人每年期待這場戲。半開放空間,大家不介意沒有冷氣,有時撗風暴雨,大部分時間也汗流浹背。台前台後,台上台下,棚內棚外,都有不同的風景。演員觀眾融入和互動,是竹棚戲曲的精髓。虛虛實實,真真假假。

《戲棚》順序從搭棚說起,拆棚作結尾。卓翔用第三者的眼睛,說著別人的故事,看著虛實之間。除了竹棚,我們也看到他對傳承的信仰。

香港人不要甘願放棄五千年歷史的竹棚技術,不要讓戲棚消失,搭棚技術都不應該失傳。

有時與搭棚師傅仔聊天,他們說紮鐵艱苦,搭竹棚相對輕鬆。師傅們肌肉總是結實,陽光的顏色,靈活的身手,有時工作大半個月也沒回家。

其實,搭棚是一個男人的世界。

IMG_7170.jpg

IMG_7169.jpg
seeman ho